當前位置: 首頁 >  綜合新聞 > 

                                                “對癥下藥”才是“靈丹妙藥”

                                                來源:中國市場監管報

                                                發布時間:2023-01-12

                                                  最近,“新冠囤藥攻略”一時間成為朋友圈、微信群里的熱門話題。有網友評論:從黃桃罐頭、布洛芬再到蒙脫石散,“安全感”都出自一個字——囤,通過囤藥,求得心里安慰。
                                                  有人囤藥等“用”,有人囤藥等“賣”。除了市民在囤藥,某些不法商家也在囤藥,打算利用人們用藥焦慮的心理大賺一筆。筆者了解到,針對部分藥品等涉疫物資價格異常波動情況,全國市場監管部門在嚴厲打擊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等違法行為的同時,也提醒民眾沒必要盲目囤藥。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囤藥行為,“癥”在未知。出于對新冠病毒的恐懼心理,人們雖然知道新冠病毒變異毒株的毒性明顯減弱,但還是按照固定的清單囤藥,甚至按固定的順序吃藥。其實,防治并無“特效藥”,科學防治、合理用藥才是“對癥”。
                                                  隨著疫情防控政策調整優化,買藥、到醫院越來越便捷。消費者家中可適量預備一些常用的解熱鎮痛藥、常規感冒藥,同類藥物準備一種即可。前不久因為不少人囤藥,造成一段時間內“缺藥”現象,但沒過幾天這個問題就得到了有效解決??梢?,這種擔憂是多余的。
                                                  商家囤藥,“癥”在獲利。商家逐利無可厚非,但想利用自身渠道及資金等優勢大規模搶占藥品資源,囤積居奇,以此獲取更大利益,此等行為不僅有違道德底線,而且存在極大法律風險。針對此類問題,市場監管總局“對癥下藥”,及時發布關于涉疫物資價格和競爭秩序提醒告誡書,從規范價格行為、維護公平競爭等方面,對涉疫物資生產經營者劃出“九不得”紅線,并鼓勵社會各界舉報違法違規線索,推動社會共“治”。
                                                  從古至今,“對癥下藥”才是對抗疾病的“靈丹妙藥”。對普通大眾來說,與其囤藥,不如增強自身抵抗力,強化合理用藥觀念,提高科學用藥素養。這些,才是“靈丹妙藥”。

                                                □徐小明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蜜桃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