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市場監管報
發布時間:2023-01-11
在思路上謀劃新點子,在方式上摸索新路子。去年以來,四川省市場監管局聚焦基層市場監管依法治理,積極落實市場監管總局“法治下基層”的工作部署,在全省扎實開展“法治講堂走基層”普法活動,先后在14個市州舉辦28場講座,現場解答問題260個,參訓人員達3200人,普法工作深入人心。
四川省市場監管局將積極開展“法治講堂走基層”普法活動作為全省市場監管系統推進基層法治建設、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助手。在省局全面依法治省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分管法治工作的局領導對活動全過程予以指導,緊盯“深度融合不夠、業務本領不強”問題,精心部署。
該局印發開展“法治講堂走基層活動”通知,明確活動的意義、主要任務、主要方式和工作要求,組建活動講師團,明確講師團由外部專家、內部法治人才庫骨干、各處室負責人及業務骨干、執法骨干組成,同時嚴格設置遴選條件,選強配優51名授課嘉賓,為活動提供堅強有力的智力支撐。
在活動開展過程中,四川省市場監管局強調,不得流于形式,堅持問題導向,深入基層調查了解,把準基層脈搏,對癥下藥,務求實效。該局在梳理各市、州局報送需求的基礎上,先后組織力量赴眉山、樂山、雅安3地開展活動需求調研,面對面交流溝通,調研基層真正需要講什么、基層法治建設迫切需要什么、一線執法人員需要提升什么等,為課程設置提供充分依據。
同時,該局把開展“法治講堂走基層”活動與基層培訓工作相結合,與法治隊伍建設現狀相結合,與解決業務條線工作實際問題相結合,量體裁衣,設定每個市(州)授課內容,徹底改變“一堂課”講到底、大包大攬的授課模式。
四川省市場監管局認為,方式創新、方法科學是“法治講堂走基層”普法活動的內源動力。采取由省局主辦、市局承辦,上下聯動模式送法到“家”,既突出法律體系框架講解、法治意識和程序理念的灌輸,又從解決執法實務中的具體問題出發,注重解決困擾一線執法人員的疑難問題,增強基層干部的法治意識和法治思維。這種模式打破傳統培訓成本高、時間長、講一套做一套、培訓人員難抵基層的局限性。特別是創新性舉辦為期1天的普法講座,不產生培訓費用,時間緊湊內容充實,破解了基層干部上聯千條線下接群眾千萬家而產生的工學矛盾。
“法治講堂走基層”活動開展以來,四川省市場監管局結合活動中發現的新問題新情況,在充分整合相關問題及解答后,制作《法治講堂走基層·市場監管100問》,在全省市場監管部門印發,做到學用結合、學有所用,以固化活動成果、深化成果轉化。同時,在省局內部刊物《市場監管論壇》開辟《法治講堂走基層》普法專欄,定期收集基層問題后予以解答刊發,截至目前,已刊發6期。全省市場監管部門通過這項活動有效破解制約基層法治建設瓶頸問題,基層治理能力和水平得到顯著提升。
□本報記者 顏 偉 通訊員 何 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