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市場監管報
發布時間:2022-12-29
房子,跟“防疫”“阻斷疫情傳播”也能扯上關系?
12月下旬,福建省市場監管局公布一批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其中,三明品潤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在某微信公眾號發布含有“低密社區天生就具有阻斷疫情傳播的優勢”“私家入戶花園,兼具禮儀性與防疫功能”的廣告內容,違反廣告法第九條第七項廣告不得“妨礙社會公共秩序或者違背社會良好風尚”的規定。三明市沙縣區市場監管局依法責令當事人停止發布違法廣告,消除不良影響,并處罰款10萬元。
疫情防控事關人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沒有人能置身事外。正因如此,一些與“防疫”無關的商品和服務硬生生去搭疫情防控的“便車”,妄圖讓自己賺得更多些,走得更快些。
在某些商家的邏輯中,只要能賣貨,房子也好,飲料也罷,全都能跟當下的熱點扯上關系。至于是否違法違規,是否違背公序良俗,就先不管它了——賺快錢、快賺錢、賺錢快,成了他們衡量“成功”與否唯一的標準。
就在前幾天,一個名氣很大的飲料品牌,在線上官方旗艦店與線下經銷商體系等渠道開展宣傳,統一采用“特殊時期”的宣傳話術,提示深受發燒等癥狀影響的人們,“特殊時期,讓電解質水保護你”。這個“特殊時期”,究竟是啥意思?身處“特殊時期”的人們恐怕都知道它暗含的“特殊意義”。引發爭議后,品牌很快撤下了相關宣傳,但這種制造焦慮的營銷轉化銷量確實相當可觀,難怪一個個品牌明知不妥,依然前赴后繼。
這些搭車的,有的硬搭,有的較含蓄地搭,但結果都是搭車,目的都是為了“走得更快”。
合法合規的順風車,該搭;違法違規的車,搭了也“白搭”。那些以“防疫之名”賣房的、賣茶的、賣空氣凈化器的,不是一個個都被罰了嗎?退一萬步說,即使搭了車、賺了錢、沒被發現的,也僅僅是暫時漏網而已。因為這種投機成功,具有相當大的吸引力,一次的投機成功往往會誘惑其此后習慣性投機。俗話說,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最終的結果可想而知。
其實,做生意與做人高度相似。鋌而走險,冒天下之大不韙,可能“走得快”,但絕對不能“走得遠”,或者說一定“走不遠”??刻摷龠`法廣告起家,若干當年風生水起如今卻不見蹤影的大品牌、網紅品牌;靠權錢交易上位,若干當年風頭無兩如今卻身陷囹圄的大老虎、小老虎,都是最生動的教材。
賣什么就做好什么、吆喝什么吧,別凈動些邪腦筋,想些歪路子。
以不當方式“走得快”,其興也忽焉,其亡也忽焉。一步一個腳印走路,不偷奸?;?,可能走得慢一些,但它能“走得遠”,正所謂“路雖遠,行則將至”。
□大 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