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市場監管報
發布時間:2022-11-15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增進民生福祉”“推動綠色發展”等戰略目標和任務。作為政府與企業之間的橋梁,行業協會在服務企業創新、加強行業自律、引導規范發展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規制行業協會組織經營者從事壟斷協議行為,引導行業協會成為避免行業壟斷、引導依法競爭的“吹哨人”……黨的十八大以來,針對部分行業協會組織實施壟斷協議突出問題,我國反壟斷執法機構以保護市場公平競爭和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為主線,加大行業協會反壟斷執法力度,讓行業協會真正發揮引導本行業經營者公平競爭、規范創新發展的作用,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
部分行業協會成了壟斷“牽頭人”
我國反壟斷法指出,行業協會應當加強自律,引導本行業的經營者依法競爭、合規經營,維護市場競爭秩序。
壟斷協議是經濟領域最普遍、對市場競爭危害最嚴重、表現形式最隱蔽的壟斷行為。黨的十八大以來,反壟斷執法機構查處的壟斷協議案顯示,一些行業協會并未成為加強行業自律的“幫手”,反而組織經營者達成壟斷協議,成為實施壟斷行為的“推手”。
“行業自律監督者變成壟斷行為組織者?!敝袊ù髮W民商經濟法學院教授焦海濤分析指出,從已查處的案件看,行業協會牽頭或組織壟斷協議問題較為突出,除了固定或者變更商品價格,還觸及分割銷售市場或者原材料采購市場、聯合抵制交易等行為。
如四川省水泥協會組織當地6家水泥生產商達成和實施壟斷協議共同漲價的同時,還組織開展監督工作,對拒不接受漲價的下游客戶聯合停供。2020年12月,四川省市場監管局依法對6家水泥生產廠處罰5981.13萬元,對四川省水泥協會處以頂格罰款50萬元。
“有些企業熱衷于通過行業協會來達成壟斷協議,甚至為了達成壟斷協議而專門成立行業協會?!苯购榻B。如在2021年7月江西省市場監管局處罰的“豐城市預拌混凝土協會及其會員企業壟斷協議案”中,涉案企業一開始以“自律小組”的方式共同實施固定及變更混凝土價格、限制商品生產數量、分割銷售市場、聯合抵制交易等壟斷行為。
2013年9月,豐城市預拌混凝土協會獲批社會團體登記注冊后,取代原“自律小組”繼續實施壟斷行為。2013年至2017年,涉案8家企業系具有競爭關系的經營者,先后加入豐城市預拌混凝土協會,通過實施壟斷協議,提高當地預拌混凝土的價格,直接限制該市預拌混凝土市場其他市場主體公平準入。最終,除了涉案8家企業被處以2.855億元罰款外,豐城市預拌混凝土協會因起到壟斷“核心”作用,被處以頂格罰款50萬元,并被建議依法撤銷其社會團體法人資格。
查處行業協會涉嫌壟斷行為
“行業協會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服務、反映訴求、規范行為,應依法發揮管理社會事務作用?!敝袊嗣翊髮W法學院教授史際春表示,行業協會等社會組織數量遠少于企業,但其市場作用重要。部分協會組織同業競爭者實施固定商品價格、分割銷售市場、聯合抵制等做法嚴重限制或損害了市場競爭秩序,必須加以大力整治。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反壟斷執法機構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發展和規范并重,聚焦與民生密切相關的保險、建材、旅游、駕培、機動車等領域,有力有序推進壟斷協議執法,重點關注涉及行業協會組織壟斷行為,為各類市場主體創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持續激發市場創新活力和發展動力,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消費者利益。
10年來,我國反壟斷執法機構查處40余起涉及行業協會的壟斷協議案件,多個行業協會因組織達成、實施壟斷協議被處罰,2家行業協會被依法撤銷其社會團體法人登記。
記者查閱近三年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中國反壟斷執法年度報告》發現,2019年,重點圍繞壟斷協議立案28件,涉及2個行業協會和56家企業;2020年,查處涉行業協會壟斷協議案7件,涉案企業92家,罰款7764萬元;2021年,查處豐城市預拌混凝土協會及其會員企業達成并實施壟斷協議案,對行業協會處以頂格罰款50萬元,并建議依法撤銷其社會團體法人登記,推動實現“查處一起案件、規范一個行業、凈化一個領域”的執法效應。
指導行業協會做反壟斷合規“幫手”
對于行業協會涉嫌壟斷問題的原因,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王宗玉認為:“我國行業協會實行以雙重管理為主要特征的管理體制,成立先是經業務主管部門審查同意,而后到民政部或縣級以上地方各級民政部門登記注冊,并且遵循‘一業一會、一地一會’原則。這客觀上導致同一區域內同類行業協會的數量極其有限,甚至只有一個,幾乎所有的同業競爭者都是同一行業協會的成員,大大增加行業協會組織達成橫向壟斷協議的可能性?!?br> 在南開大學法學院副院長陳兵看來,現有行業協會自治作用依然有限,尚不能充分代表行業經營者的利益,也未實現與政府的完全脫鉤?!耙恍┬袠I協會參與到行政壟斷當中,通過政府授權行業協會主動達成壟斷,或是根據行政部門授意達成壟斷,成為行政部門達成行政壟斷的中介?!标惐J為,“亟須更新、細化規范行業協會行為、引導本行業經營者依法競爭的法律法規,增強行業協會及經營者反壟斷守法合規意識?!?br> 2022年6月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關于修改反壟斷法的決定,自8月1日起施行。新反壟斷法第十四條要求,行業協會應當加強行業自律,引導本行業的經營者依法競爭、合規經營,維護市場競爭秩序。第二十一條規定,行業協會不得組織本行業的經營者從事本章禁止的壟斷行為。
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教授時建中指出,新反壟斷法增加了行業協會的責任類型,加大了行業協會的違法成本。對行業協會組織本行業的經營者達成壟斷協議的,增加了“由反壟斷執法機構責令改正”的法律責任,并將罰款上限由過去的50萬元提高至300萬元。
行業協會具有穩定、統一的組織形式,相對于一般壟斷協議,行業協會組織達成的壟斷協議更穩固,更易得到執行,對競爭的損害也更大,對其行業自律行為予以規范,有助于維護行業公平競爭市場秩序。
直擊痛點,加強規范。2021年,市場監管總局依法對中國建筑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組織部分企業涉嫌壟斷協議案開展調查,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中國水泥協會先后發文要求會員引以為戒、依法嚴肅開展行業自律,部分建材企業迅速開展反壟斷合規自查,行業競爭秩序初步恢復向好。
為了有效規范行業協會行為,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加大行政指導力度,制定行業協會反壟斷合規指引。山東發布《行業協會反壟斷合規指引》,貴州發布《貴州省行業協會和經營者反壟斷合規指引》,河南發布《行業協會反壟斷合規指引》,提醒行業協會高度重視防范壟斷行為。
黨的十八以來,反壟斷執法機構還通過舉辦專題培訓班或者派執法人員授課等方式開展反壟斷培訓,加大行政約談、行政指導力度,各類企業反壟斷合規意識不斷增強。浙江在“雙十一”促銷前夕召開全省快遞行業涉嫌壟斷行為告誡會,安徽組織召開藥品、水泥、電力等行業協會和企業反壟斷座談會、告誡會,江西組織重點行業協會開展反壟斷合規指導培訓,云南舉辦全省電力行業反壟斷政策培訓班,有力規范行業秩序。
反壟斷合規需要記憶在頭腦里,融化在血液中,落實在行動上。市場監管部門將加強涉及行業協會的常態化反壟斷監管執法,加強行政指導與宣傳普法,加強與行業協會登記管理部分、行業主管部門等協調聯動,把社會主義法治優勢轉化為競爭治理效能,引導行業協會真正成為加強行業自律、規范創新發展的“幫手”,促進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本報記者 倪 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