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市場時評 > 

                                                網絡直播應以尊重消費者意愿為前提

                                                來源:中國市場監管報

                                                發布時間:2022-09-08

                                                  去理發店消費,被店內的理發師多機位直播,您愿意嗎?
                                                  不久前,“女子剪發被4部手機對著直播”的新聞引起廣泛關注。據了解,家住湖北省武漢市的周女士在剪發時,理發師未經她允許便支起4部手機直播剪發過程。周女士要求理發師停止直播,對方予以拒絕,還稱周女士“落伍”“又不是明星,普通老百姓怕啥?”
                                                  不可否認,當下是短視頻直播時代,不少人也逐步適應了進入直播鏡頭,甚至有些人渴望就此走紅。但是,并不是人人都想成為走紅網絡的“網紅”,大部分人只想過普通人的生活。
                                                  從法律角度說,不管是明星還是普通百姓,拒絕配合直播,不想進入直播鏡頭,是每個人的權利。理發店理發師未經消費者同意,擅自對消費者理發過程進行直播,涉嫌侵犯消費者的隱私權和肖像權?!吨腥A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條明確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愿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br>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格尊嚴、民族風俗習慣得到尊重的權利,享有個人信息依法得到保護的權利。經營者收集、使用消費者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圍,并經消費者同意。
                                                  人人都有隱私權,且都應當受到保護。一句“普通老百姓有什么可怕的”,直接否定了普通人擁有合法權利的資格,此類言論背后反映出的是部分商家法律意識的淡薄,以及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理念的缺失。
                                                  筆者認為,在互聯網時代,商家、企業通過網絡直播進行營銷宣傳,無可厚非,也是大勢所趨。但是,直播要有底線和邊界,前提條件是要尊重其他人的合法權益,尤其是在公共場所直播時,應當更加注意保護被直播者的隱私權與肖像權。網絡空間并非法外之地,任何行為都不得違道德、亂法紀。此外,大眾也應當樹立維權意識,在自身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勇于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對網絡直播形成監督之力。

                                                □流 蘇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蜜桃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