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市場監管報
發布時間:2021-12-07
浙江省紹興市市場監管局下轄“一標四院”,具體包括紹興市標準化研究院、紹興市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紹興市質量技術監督檢測院、紹興市特種設備檢測院、紹興市能源檢測院,屬于高學歷、高職稱、工作特長“雙高一特”人員密集型單位。
近年來,“一標四院”堅持問題導向,本著“怎么管用怎么來”“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統籌力量、整合資源,聯合作戰、組團服務,加快科研成果轉化,取得顯著成效。
堅持需求導向,大力提升核心能力
“一標四院”緊扣企業質量基礎技術服務需求,以實驗室建設為重點,提高參數覆蓋比例,服務產業發展。
培育重點實驗室。圍繞產業安全發展中的“熱點、難點、焦點”問題,加快建設重點實驗室。紡織化學品檢驗檢測實驗室入選全省系統首批重點實驗室培育名單,組織開展紡織化學品國際貿易技術壁壘、綠色紡織化學品浙江制造標準框架體系等研究;特種設備金屬結構評價與腐蝕防護實驗室被列為市級重點實驗室培育名單,計劃投入5000萬元開展金屬材料評價與監督、材料腐蝕機理與演化規律等研究,為浙江新柴、索密克等30多家企業提供服務。
打造特色實驗室。圍繞特色產業發展,找準能力建設方向,填補市場空缺,滿足個性化檢測需求。質檢院建成全省首家綠色包裝實驗室,提供產品綠色性能測試,助力紹興“無廢城市”試點建設;能檢院建成全省首家天然氣熱值實驗室,有效滿足企業能耗計算、能源管理需求;食藥檢院建成全省首家“診斷試劑”檢測實驗室,為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共建聯合實驗室。創新方式、優勢互補,與企業共建聯合實驗室,推動人才培養、科研攻關。食藥檢院與震元集團共建中藥聯合實驗室,完成103個精制飲片質量評價標準,并編制成《常用中藥精制飲片質量評價標準(第一冊)》,在全國首發;與安捷倫公司共建中藥質量研究合作實驗室,解決基因毒性雜質難點,成功申報科技項目5項,發表論文10篇;與島津公司共建農(獸)藥殘留檢測合作實驗室,幫助黃酒企業建立風險物質檢測方法,協助企業改進生產工藝,減少風險因素,成功立項省局“雛鷹計劃”科研培育項目3個、裝備類科研項目1個。
堅持問題導向,全力補齊發展短板
“一標四院”始終堅持問題導向,服務群眾、服務產業、服務安全,將一般性普遍性問題作為工作重點,做強技術創新弱項、縮短標準制訂差距、堵上計量檢定漏洞,全力破解發展難題。
打造平臺,突破檢測技術瓶頸。以四大國家質檢中心(國家有色金屬加工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國家黃酒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國家環保設備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國家紡織化學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及1個重點實驗室為技術支撐,以材料檢測分析、環境可靠檢測、使用性能檢測等三大核心能力建設為重點,打造獨立于企業產品研發、設計、生產、銷售等環節,在全省乃至長三角區域獨創、由政府主導的質量技術服務公共平臺。平臺分期投入資金,重點提供全生命周期質量測試分析和質量基礎整體解決方案。
制定標準,突破行業“卡脖子”問題。發揮標準研發、檢驗檢測優勢,承擔企業質量技術顧問角色,為企業“補鏈強鏈”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撐。標準化院牽頭起草的《珍珠粉》《珍珠粉鑒別方法X射線衍射分析法》兩項國家標準,破解了珍珠粉多年來真假鑒別難題,使品質鑒定、行業監管有據可依,大大提升產品附加值。
計量服務,突破能力空缺困境。發揮計量基礎性、規范性、引領性作用,通過擴展計量檢定、校準服務,填補市場空白,全力護航民生。此前,全市各中心血庫使用的電子采血秤需要定期送到杭州檢定,手續多、周期長,對日常采血工作影響較大。能檢院成功創設電子采血秤計量標準技術機構,較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此外,還采用線上預約、上門檢定等方式優化服務,受到醫院方的一致好評。
堅持目標導向,不斷創新工作機制
“一標四院”轉變工作重心,突出“產學研檢”協同,充分發揮資源優勢,提升“國字號”品牌、投入“高精尖”領域、服務“專特新”產業,構建服務產業的全新模式。
從抓“一標四院”建設向抓國家中心建設轉變。在目標確立、重點確定、機構優化方面,始終圍繞四大國家質檢中心建設配置資源、添置設備,做大規模、做強實力,不斷提升國家質檢中心的影響力。今年以來,四大國家質檢中心通過國家級資質認定擴項評審1085項、省級復查擴項評審708項。
從服務常規領域向高精尖領域拓展。質檢院成為中國新材料測試評價聯盟會員單位,成功加入全國有色金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智能制造標準化工作組。在2020年度考核中,國家有色金屬加工產品質檢中心位列專業領域全國第三,成為長三角唯一上榜機構。
從學術研究向服務地方發展推進?!都徔椨萌净舷抻梦镔|清單的研究與推廣應用》課題探索建立與國際接軌的染化料限用物質清單,并在浙江省染料工業協會推廣,為應對國際貿易壁壘、改進產品質量、控制有害物質提供有效幫助;食藥檢院、標準化院入駐紹興黃酒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黃酒產業產教融合聯盟,幫助企業建立安全風險自控檢驗檢測方法,實現檢測技術的有效轉化。今年以來,“一標四院”課題涉及紡織、化工、食品、醫藥、建材、環保、金屬加工等20多個行業。
堅持轉化導向,有力推動成果應用
“一標四院”按照“堅持高線服務產業發展、堅守底線保障安全發展”的思路,打基礎、建機制、利長遠,助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長高長壯”。
以改善設施為重點,優化發展平臺。堅持“兩手抓”,一手抓硬件改造,購買設備突出針對性、前瞻性、系統性;一手抓軟件提升,以政治素質硬、業務能力強為標準,重點培養復合型人才。今年以來,“一標四院”共投入資金3770萬,購置EMC、工業CT、X射線衍射儀等大型設備39臺(套)。
以橫向需求為導向,提升拓展能力。由8名博士領銜,各組建5至10人團隊,開展課題攻關;根據課題添置設備,探索建立“一名博士、一個團隊、一個課題+一個機制”的“3+1”工作機制。在全新機制激勵下,今年前三季度,“一標四院”檢測業務收入達1.26億元,同比增加25.4%;橫向課題立項96個,協議經費1280萬元;入選省局“雛鷹計劃”項目4個,市科技局“揭榜掛帥”項目2個。
以轉化應用為要求,擴大社會效應。以“聯合作戰、組團服務”為抓手,有效整合行政資源、技術資源、行業資源,強化合作共贏。今年以來,“一標四院”共服務企業3000多家,發現并解決問題1900多個,幫助企業增加效益上億元,節約成本5000萬元以上。標準化院幫助浙江新中港完成能源審計、能效對標、標準化培訓,制定技術標準15項,每年為企業節約標準煤1.75萬噸;特檢院為國祥制冷壓力容器焊接自動化、智能化“把脈”,破解自動焊接質量穩定性難題,穩定性提升45%,焊接工時減少50%以上,每年節約成本800萬元;能檢院開展電能表在線監測與失準更換研究,將電表更換周期從8年延長到12年,每年節約電表更換費用2000萬元,減少電子垃圾約50噸。
□邵世軒